陈敬熊: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家

2021-01-13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原标题: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家陈敬熊:长剑当空舞,天眼傲苍穹

10月16日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敬熊先生99周岁生辰,他是我国天线理论和制导雷达天线设计领域的主要开拓者、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家。在此预祝先生生日快乐、寿比南山!

陈敬熊

2019年10月1日,红旗-22防空导弹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上公开亮相。红旗系列防空导弹在我国的地空防空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各型号导弹既能够独立进行防空作战任务,又能够与其他型号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混编组网作战,这些防空导弹在我国的地空防空体系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

陈敬熊曾领导我国第一代地空导弹“红旗一号”制导站的天线攻关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起,他就从事导弹与航天型号研制工作,在天线理论和技术上贡献卓著。他的学术论著《电磁理论中的直接法与积分方程法》对天线工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求学报国,投身新中国电信事业

1921年10月16日,陈敬熊出生于浙江省镇海县压赛堰乡(现属宁波市江北区甬江街道)。因父辈经营纸张生意,家道殷实富裕。

1928年,7岁的陈敬熊进入当地私塾(后改为競时小学)读书。1935年,为了接受新式教育,14岁的陈敬熊被父亲送到宁波上学。1938年夏天,陈敬熊全家移居上海,他也转学至上海继续求学。

1943年夏,陈敬熊高中毕业,同年秋天,考入上海大同大学电机系。1947年大学毕业的他被分配到国民政府交通部第二区(苏、浙、皖)电信管理局工作。

1948年秋,陈敬熊报考交通大学研究生,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的一名研究生。

1948年,陈敬熊入学国立上海交通大学就读的保证书

在交通大学的两年里,陈敬熊按照培养方案完成了课程学习,在导师张仲俊和指导老师陈季丹的指导下完成了毕业论文《有空隙的圆锥振子天线》(Biconical Antemna With Gap)。

1950年7月,陈敬熊国立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证书

1950年7月,陈敬熊从交通大学电信研究所毕业,他与同学熊继衮被分配到华东邮电管理局工作。由于机关的管理工作不能发挥所学,经熊继衮的本科同学蒋通推荐,1950年8月,他们被调往北京邮电部电信科学研究所,从事通讯天线设计。

当时解放军正在朝鲜作战,为了解决部队坑道战时通讯问题,陈敬熊与同事们一起承担了地表面波传播及架于贴近地面或埋入地下军用短波天线的研究工作。在没有资料可以借鉴的情况下,他潜心钻研电磁场理论,从解决麦克斯韦方程边值问题入手,计算出天线上的电流分布和不同介质的传播常数,从而计算出天线的方向图。

为了验证理论推导的正确性,陈敬熊与同事一起进行了大量的实验验证。通过不懈的努力,他解决了战时天线的输入阻抗及传播常数的计算等一系列关键问题,并发表了论文《地面波的传播》。

此后,陈敬熊结合研究所的工作任务开展了一系列通讯天线研究工作。1957年,他和李桂生合作完成了《架于地面附近天线性能的研究》论文,发表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电子学研究》1957年12月第2期。这项成果从理论分析入手并经试验核实,解决了通讯天线的关键问题。

他们推导出的创新性计算公式,为军用通讯天线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部队正确使用短波线天线提供了理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