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荣与沁园燃料研究室纪事

2021-01-13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原标题:划过中国地质学史的绚烂火焰——谢家荣与沁园燃料研究室纪事

地质调查所沁园燃料研究室从1930年10月成立到1941年消失,仅仅存在了10年余,但其取得的辉煌成就却是我们不应该忘记的。正是在沁园燃料研究室,谢家荣先生开创了中国的煤岩学,推进了中国煤炭和煤地质的研究……

今年10月正值沁园燃料研究室成立90周年,谢家荣先生离开我们也已有54年了,谨以此文纪念之。

谢家荣

谢家荣(1897—1966)

地质学家、矿床学家。1897年8月19日生于上海。1916年农商部地质研究所毕业,1920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硕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地质部总工程师、地质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地质部普查委员会常委和总工程师。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

受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培养,对我国煤岩学、矿相学、石油地质学、矿床学、经济地质学、区域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和工程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地震学和陨石学等进行过开拓性研究。在燃料及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成矿规律及找矿方法上论述颇丰。发现或指导发现了淮南八公山煤田、安徽风台磷矿、福建漳浦铝土矿、南京栖霞山铅锌矿、白银厂铜矿等矿床。对华北、松辽、渤海、塔里木等石油蕴藏的预测得到证实。最早提出地质理论找矿,倡导综合勘查方法。代表作有《甘肃玉门石油报告》《地质学 上编》《煤》《煤岩学研究之新方法》《石油》《江南探油论》《古地理为探矿工作之指南》《中国的产油区和可能含油区》《中国矿产分布规律的初步研究及今后找矿方向的若干意见》和《中国矿床学(总论)》等。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在北京西四南大街西侧的兵马司胡同15号院内,坐落着不仅在现代中国地质学史上,而且在中国科学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的中国地质调查所——这里曾走出20多位院士,汇集了丁文江、翁文灏、谢家荣、王竹泉、黄汲清、杨钟键、李四光、裴文中等一大批科学大家。院内,最南面的建筑是一栋深灰色的二层洋楼,门洞上方标有“地质调查所图书馆”的字样,在它的后面西侧连着的是同样深灰色的三层洋楼,上面有“地质调查所沁园燃料研究室”的标记。

如今,研究地质调查所历史的人大多不大注意沁园燃料研究室。虽然它存在的历史只有短短10年余,却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谢家荣先生为之作出过非常重要的贡献。

创办与开拓

1930年5月27日,谢家荣访学德、法归来。次月,经翁文灏与电机专家和实业家,曾任北平美术学院副院长、北平博物学协会会长的金绍基先生商量,由金绍基捐资三万银元,“在本所图书馆后,开始建筑铁筋洋灰楼房一所,占地二十五方丈,楼凡三层,并有地下室全部,于是年十月工竣落成”。为纪念金绍基之父金竹庭(别号沁园)先生,“经呈奉农商部(其时本所为农商部之直辖机关)核准,名所建筑为沁园燃料研究室”。(见《地质调查所沁园燃料研究室三周年纪念刊》)

是年10月,沁园燃料研究室正式成立。在其成立三周年的时候,地质调查所曾专门出版《地质调查所沁园燃料研究室三周年纪念刊》,述及其创办史、机构设置与成绩。

地质调查所初期的地质调查工作中,对与国民经济有着重要意义的煤、铁矿产十分重视,除野外实地调查外,也很注重室内研究。对于煤的研究,早在1928年,谢家荣在由中日赔偿基金会派遣、以研究员身份赴欧做访问学者研究时,便与基金会主任章鸿钊和地质调查所所长翁文灏商定,到德国进行中国煤的显微镜研究工作,因为这项工作无论在科学上还是经济上都是一项还没有人接触过的基础性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沁园燃料研究室下设矿物岩石研究室、化学实验室、植物化石研究室、燃料陈列室、图书室、照相室。其中最主要的是矿物岩石研究室(除研究普通矿物岩石外,注重煤岩学研究),化学实验室(注重各种燃料之化学及物理的试验及研究)和植物化石研究室(研究化石种类以确定煤层或油层的时代及层序)。“当时燃料研究室有四个研究主题,第一是低温蒸馏……就是把煤干馏,分成轻重不同的油和焦炭……由肖之谦主持;第二是合成汽油,将一氧化碳与氢用触媒合成为汽油,由熊尚元主持;第三是氢化石炭,亦即氢化煤,由我主持……第四个研究主题则是把植物油提炼成轻油,由宾果主持。”金绍基侄子金开英先生曾在访谈中如是回忆燃料研究室(见“‘台湾省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历史丛书”第29集《金开英先生访问记录》,陆宝千、黄铭明著,1991年5月出版)。其实,准确地说,金开英所说的应该是沁园燃料研究室中化学实验室的四个研究主题,而不是整个燃料研究室的主题。

迄今已经出版的各种谢家荣传记性文章中,绝大多数记载谢家荣1930年从德国回国后,即被任命为地质调查所沁园燃料研究室名誉主任,但没有提到他任沁园燃料研究室主任的事;抑或提到他任沁园燃料研究室主任,却不提他任该室名誉主任一事。

在1931年3月地质调查所出版发行的《中国地质调查所概况——本所成立十五周年纪念刊》第二部分“组织”中,明确记载“燃料研究室 注重燃料研究及试验,主任谢家荣”;但到1933年10月出版的《地质调查所沁园燃料研究室三周年纪念刊》中,沁园燃料研究室的“现有职员”一栏则记为“矿物岩石研究室谢家荣(兼燃料研究室名誉主任)”。

据《金开英先生访问记录》载:“我收到先三叔寄来的一封信,说他打算捐三万银元给工商部地质调查所,成立一个‘沁园燃料研究室’,以纪念我的祖父星垣公(别号沁园),希望我回国主持,我就于一九三一年束装返国。”

因此,《中国地质调查所史》(石油工业出版社,王仰之著,1996年5月出版)这样记载:“沁园燃料研究室成立之初,室主任由谢家荣兼任……1931年金开英从美国留学回来后,就成了沁园燃料研究室的实际负责人。”

但《地质调查所沁园燃料研究室三周年纪念刊》却并没有金开英任沁园燃料研究室主任的记录,而是在“现有职员”中将金开英记为“化学试验室 金开英(主任)”,与“照相室 徐光熙(主任)”并列。

显然,从1930年10月沁园燃料研究室成立起到1931年金开英回国(应该是在暑假后回国)之前,在这大约一年时间里,谢家荣任沁园燃料研究室主任。而在金开英回国主持沁园燃料研究室或“成为实际负责人”之后,谢家荣任该室名誉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