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捕光者”张立新

2020-06-05 中国科学报

  “捕”了30年的“光”,张立新却发觉“越研究反而知道的越少了”,他还要继续“捕”下去。

  “解析光合作用分子机制,发掘调控相关的功能基因,从而提高植物的光能利用效率尤其是在逆境条件下的效率,培育高光适应强的作物品种,可为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科技支撑。不过,这个问题仍未完全解决。”从30年前第一次接触光合作用实验开始,张立新便坚守至今。

  2019年,张立新履新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他开始带领更多优秀年轻人共同追寻“高效光合”的奥秘。

  渐入光合世界

  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转化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光合作用作为自然界最重要、最基本的化学反应过程,看似简单平淡,实则深刻复杂。

  大学学习生物化学的张立新,在大三时,被导师带入了植物光合作用的世界。“一大早到菜市场买十几斤菠菜回来提取光合膜复合物。不过当时的仪器设备简陋,为能提取到有活性的复合物,得在暗室里忙活一整天。现在,同样的工作一两小时就完成了。”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张立新觉得,“初体验”虽然窘迫却富有乐趣,让他对光合作用研究产生兴趣。

  随后,他考入兰州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学方向攻读博士研究生,后又赴芬兰图尔库大学生物系开展光合作用方向的博士后研究。

  2000年,在分子生物学刚刚兴起的时代,张立新学成归国,并从生物化学方向渐渐转向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希望为国家科学发展“做点事儿”。

  回国的第一站,他来到了位于甘肃兰州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西北干旱缺水、环境恶劣,解决植物耐旱问题、提高植物逆境条件下的适应性成了张立新的主要目标。而这段时间的研究经历,为他之后将光合作用与植物逆境相结合、培育作物抗逆新品种打下了坚实基础。

  不过当时张立新并未想太多,只想着“做研究不能只顾自己的兴趣,还需对接当地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地方”。

  2003年,张立新调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他不满足于在一般模式植物上做研究,把目标转向水稻,开始研究水稻高光效分子机理。

  谈到又一次调整研究方向时,张立新说,科学研究要与国家需求相契合。那时,我国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时代的大门悄然开启,他希望挖掘一批重要高光效关键基因资源,将其运用到水稻高光效遗传育种改良中,从而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和逆境条件下的耐受能力。

  为此,除了光合作用基础研究,张立新开始积极与育种专家开展合作。“尽管一开始走过曲折的道路,但我们不断探索改进,这么多年坚持下来,实践表明,我们的思路还是行得通而有效的。”

  三十年追“光”逐“原”

  基于以往研究和实践基础,从2009年始,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简称“973”项目)的连续资助下,张立新作为首席科学家,联合国内8支光合作用领域的优势团队,相继开展“光合作用分子机理及其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基础研究”和“光合作用分子机制与作物高光效品种选育”。

  经过10年合作攻关,研究团队在光合作用体系光合膜复合物光能高效吸收、传递和转化的机制,叶绿体体系高效利用光能的分子机制,光合碳同化C3、C4关键酶活性调控机理以及光呼吸关键酶的调控机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理论突破成果。

  2020年3月,张立新团队与合作者再一次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阐明了相分离驱动叶绿体内蛋白分选的新机制,这对叶绿体的生物发生、光合器官的建成和功能调节以及真核生物的起源和进化等意义重大。研究成果发表于《细胞》。

  从事基础研究30年,张立新带领团队始终追求着真正原创性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痛并快乐着”。“基础研究非常有挑战性,它考验着我们提出的科学问题是否具有前瞻性、取得的成果是否具有原创性,尽管很艰辛,但很有意义。”

  此外,研究团队着力于将光合作用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到稻麦等主要农作物精准分子育种实践中。与黑龙江省农科院等单位合作,建立了高光效分子育种新模式,选育出系列光能利用效率提高的稻麦新品系。将高光效位点导入到目前的水稻主栽品种中,培育出高光效新品种4份,其光能利用效率提高10%以上,具有高产、米质优、抗逆性强等优良农艺性状。

  与此同时,研究团队还育成了功能显著改良的高产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郑麦7698并实现大面积生产应用,成为原农业部推荐小麦生产主导品种和我国三大小麦推广品种,并荣获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9年是“973”项目收官之年。“十年磨一剑”,张立新很欣慰,“研究队伍越来越壮大,我国在光合作用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国际地位和竞争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项目完成,但作物光合作用中仍有诸多科学问题还不清楚。“对于生命科学,研究得越多,反而知道的越少,因为新的技术手段不断更新,研究和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张立新一如既往地探索、追寻。

  “双一流”更上层楼

  2019年1月,张立新受聘为河南大学“杰出人才特区支持计划”第二层次特聘教授,随后正式担任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除了科学研究,他又多了一份责任——建设一流学科、培育人才。

  2017年,河南大学以生物学作为唯一优势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张立新表示,“学科下一步如何发展非常关键,特别是在河南这样一个农业大省发展生物学,必须既要面向国际前沿,又要服务区域发展,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相结合,将自身特色做到极致,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

  对此,他正谋划未来发展战略,以现代农学院为抓手,部署分子设计育种、种质资源等相关农业项目,以期推动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科迈上新台阶。

  作为一名导师,张立新有20年教龄,但他坦承,培育人才不容易。“现在年轻人的压力都很大、自身特质不一,培养方式不能一刀切。”他非常注重与学生沟通,因“才”利导,有效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兴趣很重要,当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时,才能学好”。

  张立新团队的师资博士后张云明深有感触,他告诉《中国科学报》,“科研工作中,我有时只想着发一篇论文就行了,但张老师时常提醒我要从科学问题出发,挖掘现象背后的机制,只有越深入才能越沉醉,现在越研究便越喜欢。”

  最近,张立新有点“着急”,由于疫情原因,他不能到校外田间实地考察品种生长状态,“做农业研究的,不下地看看,实在憋得难受。”他计划,等疫情过去了,尽快到黑龙江哈尔滨和河南信阳的品种试验基地走一走。

  作者:韩扬眉 陆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2020年6月5日

  http://paper.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0/6/355651.shtm?id=355651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电话:(010)86409582

  邮箱:zhiku@scimal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