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显谟:立志做一名“科学农民”

2020-03-26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朱显谟(1915—2017)

  土壤学与水土保持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15年12月4日生于上海崇明,1940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曾任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名誉所长等职。

  长期从事土壤、土壤侵蚀、水土保持和国土整治研究。提出华南红壤主要是古土壤和红色风化壳的残留以及红色冲积物的堆积,而不是现代生物地带性土壤的观点;对国内外土壤剖面进行对比研究,明确了灰化土中的A2层不是R2O3的淋溶层而是硅的淀积层;阐明了黄土中土壤和古土壤黏化层的生物起源;对黄土和黄土高原的形成提出了风成沉积的新内容,和风成黄土是黄尘自重、凝聚、雨淋三种沉积方式的融合体并赋予黄土高渗透性、高蓄水功能;是整治黄土高原国土和根治黄河水患的“28字方略”和维护加强以土壤水库为本的“三库协防”的提出者。代表作有《中国黄土高原土地资源》《黄土高原土壤与农业》等。

  回顾自己的科研历程,朱显谟深有感触地说:“在多年的科研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一切新思想、新经验都来自于实践,国外学者的观点、理论也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得出的,我们的研究也必须立足于我们的实际,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崇洋媚外。模仿是手段,追踪创新才是目的。”

  发愤图强的农村娃

  1915年12月4日,朱显谟出生在隶属于江苏的崇明县海桥乡三光镇(1958年底划归上海)。祖父朱九华以开中药铺、行医为生,父亲朱济卿排行老三,学徒出身,略具文化,早年以承包乡间船捐为业,后经营不善几近破产,1920年代曾在崇明县税务局工作。祖父去世后,父亲继承部分土地,小部分自耕,其余租给佃农。母亲朱施氏出身于一个商人家庭。

  朱显谟在家排行老四,出生后不久即被送往邻家寄养,直到4岁才返回家中。返家后他未能很快融入家庭,经常受兄长打骂,和母亲关系亦不融洽。这些经历使得朱显谟在很长一段时间倍感孤独,不敢与人亲近;另一方面也刺激了他的自尊心,从小便发愤图强。

  1922年,朱显谟就读于三光镇初小。在他读初小前后,海桥乡爆发了“西沙田革命”。1921年崇明遭遇特大潮汛导致粮食歉收,但地主并未减租还趁机放高利贷,走投无路的佃农发起暴动,与县署谈判后成功减租。1922年崇明县在三光镇设立警察分局,交不起税的农民被投入警局,当时在税务局任职的父亲朱济卿还曾带领警察到百姓家征税。1923年,崇明县的“佃业会”被地主操纵,多名佃农代表在狱中被害,农民运动失败。由于父亲的直接参与以及亲眼所见,幼年的朱显谟对暴力运动充满了恐惧感。

  1925年,朱显谟初小毕业后,因当地没有高小,他不得已失学在家务农,农闲时到邻近的私塾旁听。次年,在初小老师的推荐下,朱显谟终于进入名为“协进小学”的高小读书。自此,他每天起床后自己做饭,来回步行十多里路去上学。

  1929年,勤奋好学的朱显谟考入崇明县的私立三乐初级中学,开始住校生活。在这所校风严谨的学校,朱显谟学习了国文、英文、数学、物理、化学、自然、中国历史、中国地理、三民主义等课程。他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公开演出,宣传抗日,抵制日货。节假日里,朱显谟回到家中参与农活,其间他深深感受到农民的劳累和辛苦,从而产生了利用科学知识增加生产的想法。

  1933年,18岁的朱显谟考入著名的上海中学。高中的课程难度很大,大部分科目采用英文教材,这对于从农村初中出来的朱显谟是个挑战。他加倍努力,将所有精力都用在功课上,成绩提升很快。在所有科目中,朱显谟尤其喜欢数学,不仅白天思索,甚至晚上做梦还在解题。朱显谟的数学老师朱凤豪是当时的名师,对他关爱有加,希望朱显谟能考取上海交通大学。但朱显谟却自有志向,高考前朱凤豪来到正在复习功课的朱显谟宿舍,了解他报考的大学。朱显谟答曰:“中央大学农学院。”朱凤豪听后说了两个字:“包取。”不久,朱显谟在上海中学的毕业生纪念册上,毅然写下了自己的理想——“将来当一名科学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