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崇福:于无声处听春雷

2019-07-10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有一个国家叫中国,这个国家是我的祖国。”

阔别祖国近八年后,他毅然放弃美国优越的工作机会,登上回家的客轮。他说,“我还是需要有这样的机会去冒一次险,去试一试,看一看。否则的话,我什么事都不能做。”

少年求学: 炮火下奋发

1918年,应崇福出生于浙江宁波。从小读私塾外,他还接受父亲额外安排的英文和算术学习。当时父亲希望应崇福将来能够像自己一样在洋行做事,在乱世中活得稍微轻松体面,但这种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应崇福带来的益处显然不止这些。

多年后应崇福曾说,“童年的教育是我走遍天下的安身立命之本。”

1936年摄于文华中学(左三为应崇福)

少年时期,应崇福的求学道路辗转奔波。1932年,他由上海民立中学毕业,转回武汉,就读于武昌昙华林的文华中学。在这所教会背景的学校,入教的学生能够享受很多优待,如减免学费、优先推荐升学等等。然而,面对利益的诱惑,应崇福拒绝了已入教同学的劝说。在他看来,如果因为利益而选择某种信仰,多少是一种“投机”。

1936年6月,应崇福正式从文华中学高中毕业,并于同年9月升入华中大学,经过一次换专业后,由化学系转到了物理系。

彼时国内时局日渐紧张,应崇福的学业也随着祖国的命运开启了一段颠沛流离的日子。他先后随着华中大学迁往广西桂林、云南大理,在炮火声中奋发读书,最终以本专业第一的成绩顺利毕业。

应崇福(后排左二)和同事1941年摄于喜洲华大市上街宿舍

华中大学毕业后,应崇福得以留校任物理系助教,同期又考上了西南联大清华研究院的研究生。在清华研究院难以解决住所问题的应崇福只得放下自尊,在一栋并无空位的学生住宿小楼挨个敲门碰碰运气。

虽遭到一些人的拒绝,但他还是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学长,分了他半间房。尽管条件艰苦,应崇福还是乐观的。

我把带去的两个衣箱,竖起一个,在它上面横了一个,这样组成伴我两年的“豪华书桌”。

海外生活: 归国时丹心

1945年,清华研究院毕业后,应崇福回到华中大学任教。1948年,他在卞彭教授的帮助下,通过学校资助和全额奖学金,离妻别子,踏上了前往美国布朗大学攻读电子学博士学位的道路。

到了美国,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应崇福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正像19岁时的他,面对国仇家恨,清晰地知道,唯有通过好好读书,他才能实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当时的物理系有几位中国同学常聚在一起打桥牌,应崇福虽与大家共处一室,相互融洽,却很少参与游戏。

“我本事很差,就是毅力比别人强。每个礼拜五,要交题目,我们几个中国人,他们就坐在那儿打扑克牌,我在那儿算,算完了,礼拜六早晨,他们去交,把我算的题目交上去。”

1949年,应崇福在布朗大学研究生宿舍

在这样的学习态度下,应崇福于1951年9月以全A的成绩取得了博士学位。毕业后,他立即着手准备回国,却又意想不到地收到了禁止出境通知。

被迫滞留美国的应崇福经介绍,来到丘尔教授(Rohn Truell)的金属研究实验室。正是这份临时工作,让应崇福与超声学结下了半生情缘。

一开始,应崇福对金属研究实验室所要从事的研究还不太了解,只能打打杂,但他没有退缩,反而凭着一股闯劲,很快得到了丘尔教授的认可与赏识。

我敢碰从来没碰过的东西,

我大概有这个天分。

在美国滞留4年后,1955年经过中美谈判,包括应崇福在内的一批留美学者的离境禁令终于被取消了。已成为助理副教授的应崇福无法抛却对祖国、民族和家庭的感情,谢绝了丘尔教授的挽留,于1955年11月25日踏上了回国的旅途。途中,应崇福给丘尔教授写了一封长信,其中提到:

中国专家很少,致力于培养专家的财富也很少,更不容易吸引专家,而且有许多问题难以克服。如果有许多像我们这样的人不回去,不去面对许多困难,那么还有什么人能够回去呢!

主持工作: 起伏中坚持

1956年,国家要求讨论制定科学远景规划,物理学界曾讨论形成了一份《物理学十二年远景规划草案》,其中提到在声学方面,美国当时仅应用声学方面的高级研究人员就有2000人之多,而我国整个声学学科方面的高级人才仅仅只有两人!

1980年,应崇福带领室内人员研究超声换能器

在这样的情况下,应崇福认为埋头做理论研究不合时宜,去普及超声知识、推广超声波的应用才是当务之急。在应崇福的努力下,“超声”似乎被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结果又意想不到地引发了一场“土洋结合,以土为主”的“超声运动”。

有什么问题只要超声“超”一下就解决了,连饭店都用上了,什么超声做饭、超声炒菜呀应有尽有。

在一次大型超声推广宣传活动中,应崇福受邀作报告,当他轻车熟路地讲解超声原理和可能的应用时,却被台下的人用讥笑和斥责赶下了台。当时,人们想要的是立竿见影的效果和鼓舞人心的口号,而应崇福却如少时一样仍不懂“顺应时势”,很快他便被免去了中科院电子所超声室主任的职务。

当“超声运动”风潮落定后,应崇福被恢复职务收拾残局。在他的带领下,超声室超额完成了中科院布置的任务,科学地证明了超声的应用价值。

1985年中国声学学会成立大会上任理事长在大会上讲话

1978年后,应崇福组织了一支精干的研究队伍。二十年间在固体中超声传播与散射、检测用超声压电换能器、功率超声、声表面波技术、激光超声、声空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作为学科奠基人,他在学会建设、期刊主办、研究生培养等方面,都为中国的超声研究与学科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年过八旬,应崇福仍在努力探索新的学术生长点,他曾说:

“蜡烛也是很奇妙的。在完全点完之前,它还可以点燃发光,有时只剩一小片已熔的蜡油,只要烛芯还能站直,这个形态已变的蜡烛还可以点上一分半分钟的。那么,何必不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