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计算之力,守护300头亚洲象

2020-08-13 中国科学报

  8月12日,西双版纳野象谷举行第五届“8·12世界大象日”。记者从浪潮获悉,其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联合打造了世界领先的亚洲象生态保护系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科技手段实现对亚洲象的全天候监测和观察,有效缓解了人象冲突,并为拯救濒危物种、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及可持续发展这一长远命题注入科技力量。

  亚洲象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确定的濒危物种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境内的亚洲象仅有170头左右。随着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以及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我国亚洲象数量已增长到300头,其中约95%的亚洲象种群栖息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
  随着亚洲象种群数量的增长,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亚洲象活动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亚洲象为寻找食物走出栖息地——野象走入村庄、城市带来的肇事事件频发,人象冲突不断加剧;另一方面,生活在雨林深处的亚洲象种群行为模式、生活习性及生态环境也在发生改变,科学家们需要更多的数据来掌握亚洲象的习性和规律,为亚洲象长远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传统的人工瞭望和观测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的生态保护和长远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如何利用先进的科技技术让这个古老物种能够继续延续?
  既要缓解当下的人象冲突,又要在不打扰野生动物的前提下实时观察和发现新的演进规律——这是浪潮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初次交流后感受到的最迫切需求。
  在对自然保护区多次实地考察后,双方合作搭建了一套融合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亚洲象保护系统,在雨林内实时收集亚洲象的行为数据和行进轨迹,在边缘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毫秒级精准辨识,准确度高达96%。即使在光线不足的夜晚,也可以根据一个尾巴或一个背影识别出亚洲象。目前,这一识别精度还在不断提升。
  
  这一系统的应用,不仅缓解了人象冲突问题,更重要是通过对野生亚洲象的长期追踪和观测,为人类洞察大象物种习性、种群迁移轨迹方面提供额帮助,进而对合理地开展亚洲象国家公园区域规划、栖息地改造、食源地优化、农作物优化布局等保护举措提供可追溯的科学依据。
  
  作者:闫洁
  来源:中国科学报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0/8/444023.sht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