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智:古人类学家

2020-03-20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人类是如何起源的?这是一道令众多人类学家、古生物学家付出毕生精力去追寻的难题。

  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但有一位中国古人类学家的看法不一样。

  他提出现代人起源“多地区进化”假说,以一种科学的开创性眼光,为人类起源学说注入一股生命力顽强的新生力量。

  他是吴新智,开创并推动了中国的灵长类解剖学和法医人类学研究;领导并参加了发现郧西和淅川的直立人、丁村等处智人化石和古人类进化材料的科研项目。

  弃医从古见天地

  吴新智的成长经历和鲁迅先生颇为相似。鲁迅是弃医从文,他是弃医从古(古人类学)。

  1951年,吴新智到大连医学院进修。选专业时,吴新智综合考虑自身理想和倾向,在生理、病理、药理及解剖等方向里,最终选择了解剖学。人类学家吴汝康教授是他所在的解剖学教研组主任。

  由此,吴新智第一次接触到古人类学,慢慢了解并迷上古人类学。在吴汝康教授的鼓励下,1955年吴新智报考了中国科学院研究生,并于1957年3月份进入中国科学院学习。

  1965年,他与研究地质学和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的同事在陕西蓝田进行发掘研究。1966年2月,吴新智的研究报告《陕西蓝田公王岭猿人地点1965年发掘报告》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发表。

  197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举办纪念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100周年纪念讨论会。大会上,他与张银运发表了《中国古人类研究报告》,提出我国古人类在一些形态特征上存在明显的相似性,他们之间的体质发展有着肯定的连续性。

  1984年,他与两位外国人类学家联名提出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进化说,主张现今的四大人种分别起源于中国、非洲等多个地区,他们在各自的地区相对独立地连续进化,互相间有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使得全人类发展成一个多型种——智人。

  最开始,吴新智的“现代人多地区起源假说”并不占有什么优势,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观点。

  在硝烟四起的学术论战之中,他愈加潜心科研,总结了中国地区古人类的一些共同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是其它地区古人类所少有的,特别是这些特征共聚于一个头骨的情况更不见于其它地区。他还发现有一些化石的个别特征,与中国大多数化石的共同特征不同,却与欧洲尼安德特人多见的特征一致,显示出基因交流即“杂交”的情况。

  基于此,1998年,吴新智为我国的人类进化提出新的假说——“连续进化、附带杂交”。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1999年,71岁的他开始从头学习生物学知识,尤其是分子生物学中与人类进化相关的前沿进展。最终,他借由对DNA的研究,通过实验和科学的推理论证,找到了能佐证自己学说的证据,轰动了世界。

  也是在这一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在这个假说与“非洲起源说”一起,成为人类起源问题中的影响最大的两个学说。